清廉家训|清白孝顺 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
2022-08-20 10:32:0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洪江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蒋青苓 | 作者:段红梅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91629

清白孝顺 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

洪江区管委办  段红梅

为人父母,总会想着在给孩子们准备点有意义的礼物,在我的印象中,父母给我留下最好的礼物就是“清白”“孝顺”四个字,成了我一生受用的资粮。

立规矩,传家风

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,我有三个姐姐,在家排行老幺。我的父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航运工人,老实本分、勤俭节约,他们的一生平平淡淡,虽没有留下经典、文字化的家训家规,但他们言传身教,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规矩,比如“尊老爱幼、孝敬父母”“勤俭节约,清白做人”“人生在世,要知道感恩”“没有父母亲同意,绝不接受别人的东西”“吃饭夹菜不能乱翻菜”,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“传承”的真正内涵,也让我们成了精神上的十足富翁。

知感恩,行孝道

父亲一出生,亲奶奶便过世了,亲爷爷为了养活三个小孩,不得不把父亲过继给了旁边的叔叔家(后面的爷爷)。爷爷和奶奶没小孩,长期在船上装货谋求生计,有时装一趟货要在船上一两个月,回来待几天又走了。奶奶因总想领养娘家小孩,有好吃的、好穿的就留给他哥的孩子,就连上学也只供他们,我父亲上不了学堂,但小叔叔却有时为了逃课,就叫我父亲去顶替,因此他也上过几天私塾。过了些年,爷爷也知道奶奶对我父亲不好,就把他带在了身边,长期在船上。后来父亲娶了我母亲,然后有了我们几姐妹。公私合营后,爷爷的小船入了航运社,加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,需要人照顾了,奶奶娘家侄子侄女就不再登门,便开始过苦日子了,加上我家人口又多,在食堂连吃饭也吃不饱。当时爷爷又摔伤,长期卧床,奶奶就硬要她娘家人接她回乡下。许多年后,听父母说起,姐姐们笑当时是奶奶抛弃我们了,怕饿死、怕照顾爷爷。父亲一下就生气了,说“是人就要知道感恩,没有奶奶回乡去,也许我们家真要饿死人了呢,没有爷爷奶奶养育我,哪还有你们。父母养我们小,我们要养父母老。我们一定要孝敬父母和长辈,要知恩图报。”后来,父母亲一直尽心尽意的照顾爷爷奶奶到他们去世。我现在也为人母亲,也像父母亲曾经一样,与长辈生活在一起,照顾到他们去世。  

尚节俭,传清白

说到“清白做人”,父母是我们姊妹四个的榜样。他们一辈子给人的印象就是善良、和气、能吃苦、勤俭治家。小时候在我家决不允许我们把吃剩下的米饭倒掉。过夜的米饭,都是父母的早餐。家里人的衣服,外衣要干干净净,内衣、内裤总有一两个补丁。小时候不懂事,不肯穿打补丁的衣服,父亲总笑着逗我说,“等爸爸发财了,天天给红梅买新衣服”。我的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,从船上上岸后,公司安排他到供应股管油料分派。后来听他同事谈及,在80年代,计划经济年代,父亲那个工作权利可大了,物资贫乏,柴油市场价和计划价相差太大,找他的人甚多,为的是能走后门,搞点平价油。只要父亲稍微松一点,我家就可以好过多了。但我父亲从没接受过别人的好处。他总教导我们说“我们穷没关系,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原则。做人做事要清清白白,公私分明,绝不能贪公家和他人的丁点便宜。”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,一生清清白白,勤俭持家,工作兢兢业业,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,是我的偶像,也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好老师、好朋友。至今,在我的书柜里还有一本我父亲送给我的新华字典,那是我父亲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奖品。

回想往事,历历在目,仿佛就在昨天。父母亲留给我们姊妹的虽然没有丰厚的财产,但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却让我们终身受益。

责编:蒋青苓

来源:洪江区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